幼犬几天开始驱虫?
刚出生的幼犬,在出生后的7-10天进行第一次体内驱虫,服用药物后3天左右,虫体开始分解,虫子死亡; 宠物医院或者网上购买,按说明书使用即可。 一个月左右的幼犬,要进行第二次体内外驱虫—体外驱虫(滴露药剂预防耳螨)和体内驱虫。
宠物医生一般建议每个月一次体内驱虫,但根据狗狗的体质不同、生活环境是否干净以及饮食是否有规律,可以将体内驱虫的时间间隔拉长一些,例如2个月、3个月一次都可以。 但是一定要注意,无论驱虫药的成分还是剂量,都不宜过量。另外,由于寄生虫有抗药性的问题,在使用驱虫剂的时候最好先给宠物进行寄生虫检测,然后再对症用药。 体内驱虫药主要作用于肠道,而外驱的主要作用是杀虫,所以使用前后都不要让狗狗舔食,以防中毒。
成年犬(1岁以上): 体内外驱虫同样重要,需要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如果狗狗经常外出,或者是生活在比较脏乱的环境当中,可以加大驱虫剂的用药频率——比如每个两个月一次。 而对于那些年龄超过6岁的老狗,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肠胃功能的减弱,驱虫药的毒副作用更容易体现出来,因此在使用驱虫剂的时候更要慎重,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狗狗在7-12周龄期间,具体时间请遵医嘱,一般一个月驱虫一次;1岁内的狗狗,每三个月驱虫一次;1-5岁的狗狗,每半年驱虫一次;如果狗狗吃东西不挑拣,尤其喜欢吃生肉、鱼虾、或者经常在外面活动,最好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在驱虫药使用一周后,需要对狗狗的排泄物进行相应的虫体检查,以确保驱虫的效果。而且狗狗在用药期间和用药后3天内都不要洗澡,避免药物进入体循环,产生毒副作用。
常见体内寄生虫症状:
蛔虫症状:消化道症状最明显,幼犬表现为生长缓慢、消瘦、异食癖、呕吐、腹痛、腹泻等。
滴虫症状:腹泻,粪便色泽灰暗,表面有黏液和气泡,严重者带血。
钩虫症状:幼犬出现慢性持续性腹泻,粪便灰白、带血,肠道出血、贫血等。
球虫症状:发病幼犬出现水泻、粪便恶臭、混有黏液和血液,严重脱水、贫血等。
绦虫症状:患犬一般无明显症状,偶尔剧烈瘙痒、粪便带节片。
蛔虫、滴虫、钩虫、绦虫、球虫等常见体内寄生虫对幼龄犬的危害严重,严重损害机体健康、降低养犬效益。使用爱德士VcopoParasite寄生虫分析仪能针对犬猫的体内5种常见寄生虫同时进行检测,与传统镜检法相比可以检出更多的寄生虫,可为犬猫提供全方面的寄生虫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