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桃鹦鹉出壳多少天手养?

丘婷敏丘婷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养的第二对,1月29日出壳 2月5日手养,现在已经会飞了,很聪明,可以学会转圈,站立,翻跟头,鼓掌,但是还不会爬树。这个手养的时间我觉得正合适,因为手指上的奶头没掉之前,它都愿意啃,掉了之后它就只喝不啃了,所以应该在奶头掉之前的十天左右手养比较好。

第一对是1月7日出壳的,因为一直下雨没有出去买饲料,就喂了小米,结果不吃,然后就饿了一天,第二天开始吃小米,现在已经8天了,能自己吃食了,但是还是喜欢吃手指,而且很调皮爱咬人,因为我经常逗它玩,所以跟我的手很熟,其他部位虽然也爱咬但都不严重,下嘴力度也不大。

第三对是1月24日出壳的,现在正在实验中。。。。 我的鸟是在蛋里憋死的,刚破壳的时候全身湿漉漉的,皮肤呈半透明状,眼睛周围有泪腺一样的分泌物,鼻孔里有灰黑色的粘膜,我用了护理雀雏的喷雾剂和眼药水(托百士)擦洗后好转,但是精神依然不好,不爱动,喜欢睡觉,而且喜欢叫,特别是喝水的时候,声音嘶哑,喝两口歇一会接着喝,喝了大约三四口水后睡着了,整个过程中嘴巴都微张着,我想应该是口渴吧,然后我就把它抱起来对着它的嘴巴吹气,让它吸气喝水,如此反复几次后睡着了,中间醒了一次,我给它喂食小米,吃了几口接着睡,后来就一直醒了吃,吃完睡这样循环。。。

第一天完全不吃食,只是喝了点水。

第二天稍微好点,吃了一点小米,精神明显比前一天好很多。

第三天,吃了很多小米,精神很好,能自己跳上桌子并站在上面喝水,但是仍然不爱走动,喜欢睡。

第四天,基本能和手玩一会了,但是还是不喜欢走动,喜欢趴着休息。

第五天,已经完全能从手里取食了,而且还能站起来了,不过还是更喜欢伏着不动。晚上的时候突然拉了一大堆绿色的便便,很稀的那种,吓了我一跳,然后就用温水和它洗屁屁,顺便再吹干(怕它受凉)。

白天的时候便便有点成形,但是还是绿色的,里面有一点一点的白色颗粒状的东西。晚上的时候又拉绿色稀便,于是再给它洗屁屁,吹干。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第六天才恢复正常。(这期间一直在给它喂食蛋黄水,小米和水)

第七天,已经能吃谷粒,瓜子,核桃之类的零食了,而且能自己跳到桌子上喝水了。

第八天和第九天,吃得满屋都是粮食,生气之下各打了一下屁股,教训了几句,之后果然老实多了。。。

第十天,一切恢复正常。

俞祖雷俞祖雷优质答主

鹦鹉的巢窝很暗,眼睛睁开之前完全黑暗, 所以出壳后到离巢之前的鹦鹉通常都是在黑暗的环境里生存。 所以在手养鹦鹉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新出生的鹦鹉不需要太多光照, 养在半黑暗或有遮盖的鸟笼里就足够。 把鹦鹉养在太亮的地方会造成鹦鹉紧张, 引发病症甚至死亡。 首先要注意的是如果幼鸟在出壳后两周以前, 在人工饲养的时候必须尽可能的保持黑暗安静的环境。 如果鸟在两周以前就离巢的话, 最好用一个布把鸟笼盖上。 同时在饲育笼里加一窝棉花或其他柔软的材料。

通常鹦鹉在破壳后15到21天眼睛就会睁开, 所以主人可以在鹦鹉眼睛睁开之后把它放到比较明亮的地方。 当鹦鹉眼睛睁开之后就要开始适应以后的光照和周围环境。 这时候把灯光打亮或者开灯并不要紧, 重要的是在鹦鹉在眼睛睁开之前必须养在暗处。

鹦鹉在没有学会飞行之前会不停的在鸟笼里动来动去, 所以鹦鹉的手养笼和普通的养鹦鹉的鸟笼不一样。 手养笼的四周和顶都要用铁丝编成的。 长度应该在0.5m以上, 宽至少在0.3m以上, 高0.4m。 以防鹦鹉学会飞行之后有足够空间飞行。

手养鹦鹉的饲料其实跟鹦鹉爸爸妈妈给它吃的一样。 就是磨光粮、水果、蔬菜、高粱、生米、煮米、豆子之类。 一般用挤眼器或滴管往鹦鹉嘴里滴粮食水或其它鹦鹉饲料水。 给鹦鹉喂食的时候最好是面食水, 而不是固体的饲料。 因为刚出生的鹦鹉的食道还很脆弱, 往鹦鹉嘴里滴固体饲料的时候很容易划伤鹦鹉的食道。 导致鹦鹉以后吃东西的时候有困难。 粮食水不要太过粘稠。 不要给幼鸟喂鱼肝油。 相当一部分鹦鹉的死亡都是因为喂鱼肝油。 要在鹦鹉身体不适的时候或者在繁殖季节给鹦鹉喂。

给鹦鹉喂食的时候要把鹦鹉竖着拿, 因为鹦鹉在鸟巢里吃东西的时候是站着的。 这样可以防止鹦鹉呛到。 当鹦鹉张开嘴的时候把滴管或挤眼器伸进去, 然后挤出食物。 通常鹦鹉吃一两口之后就饱了。 刚出生没多久的鹦鹉不需要喂很多, 两三口就足够。 一天喂个五六次。随着鹦鹉的生长逐渐增加。

鹦鹉在一个月之内生长得非常非常快, 所以主人会感觉每天它都在变大。 在两三个月之后生长速度减缓。 如果在鹦鹉还是幼鸟的时候手养, 那么在鹦鹉到15到30公分的时候就可以用鹦鹉磨光粮或者面包虫或者高粱来诱惑它来吃东西。 这只是开始, 训练鹦鹉自己吃东西通常需要5到8周。 在鹦鹉学会自己吃东西之前要持续用手喂鹦鹉, 以防鹦鹉营养不良, 死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