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虫病怎么传染?
焦虫病是蜱类寄生虫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的。 1、首先,我们知道该病的传染源为病兽(患焦虫病的野生动物)和病原携带兽;
2、传播途径主要为蜱的媒介传播及经消化道感染。在野外,通过接触含虫的自然界动物或捕食者时可能被感染(如接触鼠类、兔子等啮齿目动物,甚至昆虫)。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接触了被蜱叮咬过的动物,即使无伤口,皮肤黏膜有破损也可能感染本病!而由于蜱的幼虫阶段可通过消化道传染,如果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幼虫的肉类也可能导致感染。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患病动物死亡率超过50%.目前对这种疾病尚无有效疫苗预防。
为了有效预防该病,最好办法是消灭传染源和阻断传播途径。对动物进行隔离检疫,发现疑似病兽及时隔离,报告疾病控制机构,并给予治疗。
同时做好灭蜱工作也很重要。对有可能感染蜱的地区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农场、养殖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草场、林区、景区等进行消毒杀菌,杀灭附着于周围环境中的成虫与幼虫,可减少传染源,降低发病率。 对于已经感染的动物要及时治疗.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疗法、血凝素吸附疗法以及注射卵黄抗体等。 人也会感染这个疾病吗?
答案是肯定的。人感染弓形虫后,通常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往往被忽略。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出现重复感染,临床表现从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到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贫血,消瘦,全身无力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对于严重感染者应积极治疗。 重要的是要做好饮食卫生,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肉制品,不喝生水,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才能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