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皮肤刮片如何取样?
这个问题问得比较笼统,皮肤刮片在诊断皮肤疾病的时候很重要,特别是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的判断非常有帮助。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皮肤疾病是细菌病毒真菌混合感染发生的,所以单凭一次刮片不能完全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多次刮片检查,同时还要观察刮片的染色情况(是否涂片均匀,菌体呈黑色)以初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有些细菌感染的初期或恢复期,刮片可呈阴性表现,但并不能说明没有细菌感染存在或者感染已经痊愈,这就需要仔细观察病灶附近的皮肤状况,以及结合临床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
1.先给动物剃毛(注意:避开伤口及乳头周围的皮肤);
2.再用手术刀或其他工具,刮取病变部位的皮屑或结痂,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去表面的附着物,避免过度用力挤压患处和反复擦拭同一部位;
3.然后用载玻片平放于皮肤上,用消毒的刀片,从病灶边缘开始逐步向上平行刮去薄薄的表皮(不能太厚,否则会影响检查结果),尽量刮至真皮层,并使刀片保持一定倾斜度,以免划伤手指;
4.最后进行镜检。 对于一些比较难刮的部位,可以预先涂抹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于表面,待药液吸收后,再行刮片,这样既能防止感染又能方便刮取。 对幼龄动物(尤其是幼鼠)、怀孕母畜及老年动物的皮肤,应避免做刮片检查,以防止操作过程中造成动物疼痛甚至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