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咪体内有毛球?
猫毛球病,也称毛球症或毛球病。是指猫等食毛动物因捕食有毛动物或自身经常(频繁)舔毛,以致吞入大量毛发,由于毛发在胃及幽门处无法消化并形成毛团,毛团刺激胃肠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幽门阻塞或肠梗阻而发生剧烈呕吐、顽固性便秘等现象的疾病。猫毛球症又称为“毛球病、毛球症”。有的资料将猫毛球病称作“毛发蓄积症”,这不够准确。
一、病因
猫有舔毛的习惯,特别是长毛猫,有时整日不停,尤其是在脱换毛季节。舔毛时大部分毛被猫咽下,一部分毛在胃内形成毛球。当毛球达到一定程度阻碍食物通过幽门或引起机械性刺激胃壁时,猫就出现症状。引起该病的主要诱因还有异食癖、蛔虫病和球虫病等。
二、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呕吐、顽固性便秘。其病程较长,呈缓慢进行性。早期症状不典型,之后逐渐出现频繁呕吐,特别是吃食后出现呕吐更为明显,刚吃下的食物常原样吐出,继而空呕并伴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精神、食欲、体温及粪便大致正常。如果病程较长,在腹下可摸到倒圆形或椭圆形的硬固毛团,大小如乒乓球到拳头。有的病例可继发胃炎、肠炎,出现其他消化道疾病症状。严重病例如毛球造成幽门狭窄、梗阻时,出现顽固性便秘,甚至引起死亡。